
来源: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按周配资论坛
今年以来,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频频出圈,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受到空前关注。其中,有点赞、有鼓励,也有批评、有质疑。
近日,在浙江杭州宇树科技总部,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,听一听这位90后企业家对社会热点的回应,对行业发展的思考。
问:人形机器人突然备受关注,对企业有何影响?
答:关注度高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好事。我们公司、行业内相关企业,包括零部件企业等,上半年业绩都非常好。
当然,受到关注后,压力也比较大,来公司参观、调研、采访的人多了。我本人主管技术和产品,这些事确实占用了一些时间。行业要发展,肯定需要关注。当然这个过程会有起伏,今天可能关注度高一点,明天就下去了,最终还是会回归理性。
问:关注中也会有质疑的声音?
答:有人觉得好,有人觉得不好,这很正常。如果一家公司或一个产品,所有人都很喜欢,反而不正常。
问:人形机器人距离在生活中应用还有多远?
答:人形机器人走进生活,到每个人家里去,距离还比较远。行业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。所以,我们先从一些小的方面切入,比如科研教育、服务展示、简单工业应用,以及AI公司用来做开发。
当然,我们最大的愿望以及当下正在做的事情,还是希望机器人去干活。它可以做各种动作、去帮助人干各种活。但是,现在想要在家里或工厂里大规模应用,技术水平都不太够。慢慢地每年有进步,我觉得是好事,可以让大家对行业有更多理解和包容。
问: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落地应用,最大的困难在哪里?
答:最大的难题还是机器人AI水平不太够用,没有突破临界点。这是全世界的普遍问题,也是大家在努力做的事情。AI领域可能随时会有突破性进展,技术跃迁十分常见。目前解决不了的难题,在未来某个时刻或许就突然迎刃而解了。
问:突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,您觉得要多久?
答:机器人AI技术进步非常快。举个例子,半年前说我们的机器人可以打格斗比赛,我自己都不敢相信,觉得至少要等一两年时间,实际上几个月就做出来了。当然,行业的发展很难预估,可能3到5年内会有明显进步。不过,我觉得进入普通家庭还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,因为涉及伦理道德和安全性问题。
只要AI技术保持进步,机器人行业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好。这是AI产业带来的连锁效应,在过去两三年间,趋势很明显。大家对AI想象空间越来越大,对机器人行业也更加看好。今年人形机器人火爆,从长远来看,没准这只是一个小火苗,就像当初互联网的诞生一样。
问:现阶段,组织机器人去参加各类比赛的意义是什么?
答:只要大家喜欢,提供情绪价值也是它的价值,这也是在创造新的需求。机器人表演、比赛是构成未来整个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部分。
问:宇树科技最开始做的是机器狗,这两年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。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?
答:主要还是因为AI技术。早些年的AI都是单功能型,比如识别数字、图片、人脸等。最近几年做的是多模态通用型AI,可以做很多事情,对应的就需要一个通用机器人,比如我们现在做的人形机器人。
问:为什么是人形机器人?
答:原因很简单,喜欢人形机器人的比不喜欢的人多,这是最主要的,市场是非常理性的。
问: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?
答:我们有生产制造的优势,在全球出货量比较多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。目前我们AI人才相对少一些,但从长期看,竞争力还是非常强的。此外,由于生产制造和硬件做得好,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在成本上更有竞争力,使用门槛更低。这些都有利于未来大规模落地应用。
问:对于竞争对手以及他们的产品,您怎么看?
答:目前这个行业非常火热,涉足的企业也非常多,各有优势。要保持开放的心态,良性合理的竞争对整个行业是有利的。
问:算力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有多重要?
答:非常重要,尤其是大规模集群算力。机器人是和AI共创的联合体,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是要用电池的,电池负载和功耗决定它无法携带大规模算力。
问:怎么解决算力问题?
答:我觉得未来会有很多分布式算力。如果一个工厂有集中式算力中心,机器人可以连接到算力中心。这种集中式算力中心距离比较近,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,它的通信带宽是够的,延迟很低。如果一个北京机器人连接到上海的算力中心,那延迟太高了。
问:目前,人才供给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吗?
答:人形机器人行业一直比较缺人才。这个行业原本不存在,相关人才是最近几年慢慢培养成长起来的。另外,这个行业目前还比较小众,真正进入的人没大家想的那么多。人才数量和质量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适配行业发展。
问:主要缺哪方面的人才?
答:各种岗位都缺。无论是技术的、非技术的,包括商务、人事等,最核心的还是AI人才。
问:有没有考虑和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?
答:我们跟国内外很多高校关系一直很密切。我们希望推动机器人和AI行业的技术进步,跟高校以及年轻人建立更多联系,是非常重要的。
共同推动行业进步,是我们过去几年对整个行业最大的价值。某种意义上讲,一家公司业绩好不好是一回事,对整个行业以及社会有促进作用更重要。
问:宇树科技曾经出过一本关于四足机器人的书,进行技术开源,为什么这样做?
答:其实除了这本书,我们每隔几个月都会发布一些开源项目。我们希望促进行业的发展,行业好了,行业内的企业才可能发展好。
另外也是想培养更多人才。无论是和高校合作、出书还是发布开源项目,都是希望更多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参与进来,共同推动行业的进步。
问:为什么研发人才的培养很难一蹴而就?
答:行业发展变化非常快,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学习的习惯。我自己也是如此,白天公司各种事比较多,晚上个人时间会稍微多一点,看一些论文、敲点代码,保持学习和进步的状态。
问:如何看待研发和投入的关系?
答:无论是学习新技术还是开发新产品,最主要的是弄清楚方向。大部分的研发投入都是在摸索方向,这是最“贵”的。
还要保持对技术和产品的敏锐度,足够敏锐就会少走很多弯路。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去尝试探索,发现真正比较值得投入的方向,再去重点学习和投入,这个比较重要。
问:您对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终极愿景是什么?
答:真正能推动科技进步,让人类的生产力迈上一个台阶。蒸汽机和电的发明,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改变巨大。目前,通用AI和通用机器人,产生的改变可能比蒸汽机和电还要大,可以让人类逐渐摆脱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。
问:宇树科技诞生在杭州,城市与科技企业是一种什么关系?
答:浙江拥有非常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。科技企业的发展是和掌握新兴科技的年轻人紧密相连的。可以这么理解,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城市,它的新兴产业发展一定不会差。
问: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哪些支持?
答:我觉得国家已经非常支持了。希望大家对新技术、新产品抱有更开放的心态。从行业发展周期上看,起伏是难免的,可能今天很多人看好,明天又是另一个样子。保持开放的心态看待起伏,对未来抱有更大信心,就是对这个行业的最大支持。
来源|《人民日报》(2025年08月13日 第07版)记者:窦皓,原标题:《保持开放的心态看待起伏,对未来抱有更大信心(与企业家谈“新”)——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访谈》
]article_adlist-->2025中国绿公司年会回顾科技创新研讨 / 企业数智化研讨 / 企业全球化 / 人工智能研讨 / 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/ 会议碳中和... ...
绿盟近期学习活动回顾
美的:从数字化到全业务场景AI战略 / 杭州行:走进阿里、强脑科技、宇树科技 /小红书:用户洞察 / 携程:全球化战略与AI创新 / 年度研讨:数智化、绿色发展、投资与消费 / 牧原:元点发力、底层突破、持续发展 /晶科能源:战略引领、技术前行 / 特斯拉:不止于车 / 小米汽车:守正出奇、十倍压强 / TCL:AI与制造业的深度结合 / IDEA:大模型时代的机遇与挑战
更多企业学习:飞书 / 海信 / 松下 / 科大讯飞 / 蒙牛 / 广联达 / 杭州 / 苏宁 / 依文 / 酷特 / 麦当劳 / 用友 / 美的 / 深圳 / 侨福 / 新浪 / 新奥 / 阿里巴巴钉钉 / 德勤 / 亚信 / 诚品书店 / 携程 / 朗诗 / 宝马 / CPE源峰 / 可口可乐 / ABB / 茅台 ... ...
CEC理事互访
No.57小米汽车 / No.56 海信 / No.55 新奥 / No.54中国科学院 / No.53 海丰 / No.52 视源 / No.51 长鑫存储 / No.50 科大讯飞 / No.49 用友 / No.48 正和岛 / No.47 玖龙纸业 / No.46 HTC / No.45 美的 / No.44泰康 / No.43 吉利 / No.42 蚂蚁金服 / No.41 中化集团 / No.40 苏宁 / No.39 链家 / No.38 德龙钢铁 / No.37 腾讯 / No.36 海底捞 / No.35 清华控股 / No.34 携程 / No.33 北极光 / No.32 小米科技 / No.31 中坤 / No.30 新希望/ 美特斯邦威 / 万达 / 阿里巴巴 / 龙湖 / 新浪 / TCL / 汇源 / 依文 / 均瑶 / 宽带资本 / 新东方 / 联想 / 远东控股 / 华谊兄弟 / 东软 / 鹰谷 / 复星 / 建业 / 蒙牛 / 中粮 / 海尔 / 招商银行 / 万科 / ... ...
]article_adlist-->版权声明:文章内容、图片信息来源于“人民日报”。本微信号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,如果您认为此文涉及侵权或标注与事实不符,请告知我们。 ]article_adlist-->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涌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